手 机:15507343555
            
微 信:15507343551
地 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光辉街1号汇海国际大厦14楼
时间:2025-07-16 09:36:45
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股东层面
1. 滥用股东权利
股东在行使权利时,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即构成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利益。例如,控股股东利用其表决权优势,强行通过对自己有利但损害公司整体利益的决议,像不合理的关联交易安排,将公司的优质资产以低价转让给其关联方。
2. 抽逃出资
股东在公司成立后,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出资暗中撤回,却仍保留股东身份和原有出资数额。比如,股东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出资转出,或者通过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等方式抽逃出资,这会导致公司资本不实,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偿债能力。
3. 同业竞争
股东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例如,某公司股东在公司之外另行设立一家与该公司经营范围相同的企业,利用其在原公司获取的商业秘密和客户资源,抢夺原公司的业务,从而损害原公司的利益。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层面
1. 挪用公司资金
将公司的资金挪作他用,而不是用于公司的正常经营。比如,公司的总经理未经公司董事会同意,擅自将公司的资金借给其亲属的企业使用,导致公司资金周转困难。
2. 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公司规定,将公司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泄露给他人,可能会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例如,公司研发部门的负责人将公司正在研发的新产品技术信息透露给竞争对手,导致公司的研发成果可能被提前模仿,市场份额受到影响。
3. 接受商业贿赂
在业务往来中,收受供应商、客户等的贿赂,为行贿方谋取不正当利益,从而损害公司利益。例如,采购部门的经理收受供应商的回扣,以高于市场价格采购质量一般的原材料,增加了公司的采购成本。
外部主体层面
1. 侵权行为
外部主体通过非法手段侵犯公司的财产权、知识产权等。比如,其他企业未经公司许可,擅自使用公司的注册商标进行生产销售,构成商标侵权,损害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利益。
2. 不正当竞争行为
其他市场主体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损害公司的市场利益。例如,竞争对手编造虚假信息,诋毁公司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导致公司的销售额下降。
公司利益被损害后的处理方式
公司内部救济
1. 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董事会提起诉讼
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损害公司利益时,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监事损害公司利益时,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股东代表诉讼
如果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救济
如果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行政管理法规,公司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投诉举报。例如,对于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由行政机关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对侵权方给予行政处罚。
刑事救济
如果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构成犯罪,公司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例如,挪用公司资金数额较大、抽逃出资数额巨大等行为可能构成犯罪,通过刑事诉讼程序可以对犯罪行为人进行惩处,同时挽回公司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