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机:15507343555
            
微 信:15507343551
地 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光辉街1号汇海国际大厦14楼
时间:2025-07-19 16:29:36
医疗纠纷不一定非要做鉴定,是否进行鉴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可以不做鉴定的情况
在某些情形下,医疗纠纷可能无需进行鉴定也能解决:
事实清晰、责任明确 :如果医疗机构对其医疗过错行为承认不讳,并且医患双方对损害结果、赔偿数额等方面能够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鉴定。双方可以直接通过协商或申请人民调解的方式来解决纠纷。例如,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医疗机构当场发现并承认是自身过错,愿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患者也接受赔偿方案,此时就无需进行鉴定。
法定过错情形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当存在这些法定过错情形时,若过错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较为明显,也不一定需要依赖鉴定来确定责任。比如医疗机构拒绝提供关键的病历资料,导致无法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全面评估,此时可直接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需要做鉴定的情况
在很多医疗纠纷中,鉴定对于明确责任和解决纠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 :医疗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对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是否存在过错,往往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来判断。通过医疗鉴定,能够由专业的鉴定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医疗行为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例如,在一些涉及复杂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案例中,患者出现了不良的治疗后果,但仅凭患者和家属的认知很难判断是正常的治疗风险还是医疗机构的过错所致,此时就需要进行医疗鉴定。
确定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医疗纠纷中,即使医疗机构存在一定的过错行为,也不一定必然导致患者的损害后果,需要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的大小。医疗鉴定可以帮助明确这一点,为纠纷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例如,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并发症,医疗机构可能存在一定的操作不当,但该并发症也可能是由于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引起的,通过鉴定可以分析出医疗机构的过错行为在损害后果中所占的比例。
明确损害后果的程度 :对于患者因医疗行为所遭受的损害后果,如伤残等级、后续治疗费用、护理依赖程度等,也需要通过专业的鉴定来确定。这些鉴定结果对于计算赔偿数额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身体残疾,需要通过伤残鉴定来确定其伤残等级,进而根据相关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赔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