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热线:15507343555
Previous Next


解除监视居住,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10-08 13:49:01

解除监视居住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法定情形,决定对被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终止该项强制措施,使其不再受到监视居住相关限制的一种法律行为。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解除监视居住的情形

    监视居住期限届满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当达到这一法定期限时,必须解除监视居住措施。

    案件情况发生变化

    - 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经过进一步侦查,发现犯罪行为并非该嫌疑人所为,或者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情况,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

    - 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不当的,也应当及时解除。比如在决定监视居住时所依据的事实或证据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原决定不再合理。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其他强制措施适用条件,需要变更强制措施时,可能会解除监视居住。例如,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逮捕必要,从而决定对其进行逮捕,此时就会解除监视居住。

   

    解除监视居住的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具体而言,办案机关要制作解除监视居住的法律文书,然后向被监视居住人宣布并送达,同时还要告知相关的执行机关(通常是公安机关)以及可能涉及的其他有关单位。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