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热线:15507343555
Previous Next


往河里排放污水会有什么后果

时间:2025-05-16 20:00:05

往河里排放污水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后果,以下从民事、行政、刑事等不同法律层面为你详细介绍:

   

    民事后果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相关规定,往河里排放污水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例如,排放的污水导致河流周边农田灌溉用水受污染,造成农作物减产绝收,那么排放者需要对农民的损失进行赔偿;若污水影响了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如导致居民患上相关疾病,排放者要承担医疗费用、误工费等赔偿责任。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 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修复责任、赔偿损失和费用。

    - 比如,排放污水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生态平衡失调,侵权人可能需要承担对河流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费用,包括水质净化、生态系统重建等费用;还需赔偿因生态环境损害造成的其他损失,如渔业资源损失、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等。

   

    行政后果

    行政处罚

    罚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责令停产整治 :对于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等严重违法行为,环保部门可以责令其停产整治。

    吊销许可证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水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同时可能会吊销其相关的排污许可证等经营许可文件。

    行政拘留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刑事后果

    污染环境罪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例如,排放污水中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导致河流周边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造成多人中毒等严重后果的,就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

    - 如果往河里排放污水的行为主观上具有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且排放的污水属于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或损害的,可能会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