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热线:15507343555
Previous Next


肇事逃逸需要怎么处理?

时间:2025-07-17 22:35:32

肇事逃逸的处理方式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下分别从民事、行政、刑事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民事赔偿责任

   无论肇事逃逸者在事故中承担何种责任,都需要对受害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流程

    协商 :受害方可以与逃逸方及其保险公司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在肇事逃逸案件中,找到逃逸方是启动协商程序的关键。如果逃逸车辆投保了交强险,根据相关规定,保险公司会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调解 :若双方协商不成,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依据事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对赔偿的项目和金额提出调解建议。

    诉讼 :如果调解也无法达成一致,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逃逸方承担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受害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费用清单、误工证明等,以证明自己的损失。

    赔偿项目

    人身损害赔偿 :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如果受害人死亡,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财产损害赔偿 :因交通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应当修复,不能修复的,折价赔偿。

   

    行政处罚

    不构成犯罪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此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会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构成犯罪的情况

   如果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同样会面临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行政处罚。

   

    刑事处罚

    定罪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