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机:15507343555
            
微 信:15507343551
地 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光辉街1号汇海国际大厦14楼
时间:2025-07-15 10:59:56
判断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是否无效,关键在于看其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主体不适格导致协议无效
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的组织,如果是未经合法注册登记的“黑作坊”“黑工厂”与劳动者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该协议会因主体不具备合法资格而无效。
劳动者方面 :劳动者应具备相应的劳动行为能力。例如,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除特殊行业外),因其不具备合法的劳动者主体资格,与用人单位签订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无效。或者劳动者存在精神障碍,无法辨认自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协议也可能无效。
意思表示不真实导致协议无效
欺诈 :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例如,用人单位谎称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让劳动者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实际上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劳动者基于错误的认识签订了协议,该协议可被认定为无效。
胁迫 :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的表示。比如,用人单位威胁劳动者,如果不签订解除协议,就会对其进行人身伤害,劳动者迫于压力签订的协议无效。
乘人之危 :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例如,劳动者因家人突发重病急需用钱,用人单位趁机提出苛刻的解除条件,劳动者无奈签订协议,该协议可能因乘人之危而无效。
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导致协议无效
违反劳动法律法规 :例如,协议中约定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某些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这种约定就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协议可能无效。
违反其他法律法规 :如果协议内容涉及逃避税收、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等其他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会导致协议无效。比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费,以现金形式给予劳动者一定补偿,这种约定违反了《社会保险法》的强制性规定,该部分内容无效。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导致协议无效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表面上符合法律形式,但实际上是为了达到非法目的。例如,用人单位为了规避债务,与劳动者签订虚假的解除协议,将资产转移给劳动者,然后声称企业无财产可供执行,这种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协议无效。
如果你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的效力存在疑问,可以咨询专业律师,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