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机:15507343555
            
微 信:15507343551
地 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光辉街1号汇海国际大厦14楼
时间:2025-05-06 20:20:17
智障人士开车肇事是否需要承担责任,需要分情况来看,以下从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两方面进行分析:
刑事责任
是否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如果智障人士被鉴定为在肇事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后,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是间歇性智障,在精神正常时肇事,或者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则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可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求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智障人士无证驾驶本身就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如果符合上述后果标准,才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不过最终还是要结合其精神状态的鉴定结果来判断刑事责任的承担。
民事责任
一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智障人士通常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开车肇事造成他人损害的,一般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智障人士本人有财产,先从其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