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热线:15507343555
Previous Next


孩子被打时还手自卫是否属于正当防卫?

时间:2025-05-22 17:35:38

孩子被打时还手自卫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属于正当防卫,但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

   

    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其构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存在不法侵害 :孩子必须是遭受到了他人的非法攻击、伤害等不法行为。例如,被其他孩子无故殴打、推搡等暴力行为。如果只是同学之间的小摩擦、玩笑性质的打闹,一般不认定为这里所说的不法侵害。

   2.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还手自卫的行为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发生时实施的。比如,当对方正在对孩子进行殴打,孩子此时还手抵抗,就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中采取的行动。若对方的侵害行为已经结束,例如已经打完并停止攻击,孩子再去还手,就可能不构成正当防卫。

   3. 目的是制止不法侵害 :孩子还手的目的应当是为了保护自己,阻止对方的侵害行为继续进行,而不是出于报复等其他目的。比如孩子在被打时,为了让对方停止殴打而还手,这符合正当防卫的目的要求;但如果在对方已经停止攻击后,孩子出于愤怒又去主动攻击对方,那就不属于正当防卫。

   4. 防卫行为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还手的程度要与侵害行为的强度大致相当。例如,对方只是轻轻推了孩子一下,孩子却拿起棍棒将对方打伤,这种还手行为就可能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不属于正当防卫。但如果对方使用了凶器进行攻击,孩子采取相应的较为激烈的手段进行反抗,一般会被认为是在必要限度内。

   

    孩子特殊情况考量

   由于孩子在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上与成年人存在差异,在判断孩子还手自卫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时,还需要考虑其年龄、心智发育程度等因素。低龄儿童可能对自己的行为和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在还手时可能无法精准控制行为的强度和方式。所以对于低龄孩子,在认定正当防卫时可能会相对从宽考量。

   

   总之,孩子被打时还手自卫是否属于正当防卫要结合具体的案件事实,依据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进行综合判断。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