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热线:15507343555
Previous Next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是如何计算的?

时间:2025-07-10 19:00:47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不同阶段退休的人员适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老人老办法”(2014年9月30日前已退休人员)

   2014年10月1日我国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改革前已经退休的“老人”,仍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其待遇调整也按原规定执行。

   原待遇标准的计算公式一般为:

   退休费 = 退休前岗位工资 + 薪级工资 × 退休费计发比例

   其中,退休费计发比例根据工作年限确定:

    - 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

    - 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

    - 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 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新人新办法”(2014年10月1日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1.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1 +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2 × 缴费年限 × 1%

   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视同缴费指数 × 视同缴费年限 + 实际平均缴费指数 × 实际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为参保人员实际缴费期间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缴费工资指数为参保人员当年缴费工资额与当年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

   2.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 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

   不同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不同,例如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55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70个月,5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95个月。

   

    “中人过渡法”(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

   “中人”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1. 基础养老金 :计算方式与“新人”相同。

   2. 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方式与“新人”相同。

   3. 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 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视同缴费指数 × 视同缴费年限 × 过渡系数

   过渡系数由各地确定,一般在1% - 1.4%之间。

   

   为了确保“中人”待遇平稳过渡,在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设立了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在具体的计算标准和参数设置上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如果你想了解更准确的信息,建议咨询当地的社保部门。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