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热线:15507343555
Previous Next


偷税漏税

时间:2025-10-21 16:14:08

偷税漏税是违反税收法规的行为,下面我从概念、法律认定、法律后果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概念

    偷税 :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比如,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行为。

    漏税 :指纳税人因无意识而发生的漏缴或少缴税款的违章行为。例如,由于不了解、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因工作粗心大意,错用税率、漏报应税项目等。不过,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已不再使用“漏税”这一表述。

   

    法律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构成逃税罪。

   

    法律后果

    行政责任

    - 对于偷税行为,税务机关会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 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照规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刑事责任

    -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应对建议

   - 如果你发现自己存在偷税漏税的情况,应及时向税务机关主动坦白,补缴税款和滞纳金,争取从轻处理。

   - 企业和个人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确保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加强对税收法规的学习,增强纳税意识。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