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机:15507343555
            
微 信:15507343551
地 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光辉街1号汇海国际大厦14楼
时间:2025-07-11 21:54:24
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以下为你介绍其中部分重要法律及其保障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家庭保护 :明确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监护职责,比如要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关注其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学校保护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保障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开除、变相开除未成年学生。
社会保护 :全社会应当树立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例如,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
网络保护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
政府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残疾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司法保护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预防犯罪的教育 :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
对不良行为的干预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加强管教。公安机关可以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采取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等矫治教育措施。
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矫治教育措施。对实施刑法规定的行为、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将其送入专门学校接受专门教育。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保障受教育权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教育资源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费用减免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事责任年龄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特殊保护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在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